增加可持续性除了向新质升级,中国制造业也来到了逐鹿全球的关键期。回望2024年,大量中国企业按下了出海快进键,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,从代工出口到品牌出口,从承揽项目到运营落地,“走出去”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宽,深度扎根的需求越来越强。不出海,就出局,面对不确定和差异化的国际市场,中国企业如何启航?
“施耐德电气长期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运营,‘多中心’加本地化是我们成功的关键。”尹正建议,“施耐德电气的经验是,企业出海要入乡随俗,与本地生态圈、本地社会紧密融合,全面提升商业、生态、社会影响力。”
供应链脱碳出海需要清晰的战略规划。施家深耕中国38年,通过长期坚持“中国中心”战略,已形成以人才为基础、创新为引擎,研产销一体化的敏捷机制和强大生态圈,包括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,五大研发中心和AI创新实验室,及1600多家中国供应商,从而更快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需求。
如今,中国已成为施家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,创新成果不断“反哺”国际市场,实现了“在中国为中国”,“在中国惠世界”。
企业要践行可持续,与本地生态共赢。面对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挑战,施家制定了全面规划,并承诺到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的“零碳就绪”,到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。
参考链接:https://www.schneider-electric.cn/zh/work/services/sustainability-business/sustainability-consulting
IT商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***(非IT商讯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